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俗话说“买的不如卖的精”,买车这事儿,有时候真像走迷宫——你以为摸清了路,一转头又撞墙。2025年5月,浙江嘉兴的顾先生就掉进了这么个“套路坑”。
为了给妻子买辆宝马325Li,他特地跨城跑到平湖4S店,结果稀里糊涂定了辆低配版325i,回家越想越憋屈:说好的21万落地长轴版,咋变成短轴还搭上1万“终身质保”?更绝的是,销售前脚笑脸相迎,后脚态度直接“冰封王座”。
这事儿搁谁身上不上火?可4S店两手一摊:合同白纸黑字,反悔?门儿都没有!到底是谁在玩“价格魔术”?消费者冲动下单的坑,该由谁来填?
顾先生这趟买车之旅,简直能拍成一部《套路风云录》。开头挺美好——汽车之家上刷到平湖宝马店庆优惠,销售电话里信誓旦旦:“325Li?21万落地没问题!”两口子屁颠屁颠从海宁跑到平湖,结果剧情急转直下:销售小哥一见面就改口“22.2万才行”,活像川剧变脸。
拉扯三小时,顾先生被绕得头晕眼花,最后竟被安利了便宜两万的325i,还搭售1万块的终身质保。签合同时他压根没细想,回家一琢磨才醒过味儿:轴距短一截,空间小一圈,这哪是给老婆的惊喜?分明是给自己挖的坑!
找4S店理论,对方倒是淡定得很:“合同签了就得认!”给出的补救方案更魔幻——要么加钱上长轴版,要么接受短轴版再送个车衣。
顾先生气得直跺脚:“早干嘛去了?现在跟我玩捆绑销售!”而4S店的市场经理振振有词:“电话报价都是区间价,最终解释权归我们所有。”好家伙,合着消费者跑断腿到店,就为了听句“最终解释权”的万能台词?
这事儿最扎心的地方在于:销售套路和消费者认知压根不在一个频道。顾先生以为捡了便宜,实际被“价格锚定”战术拿捏得死死的——先抛个诱人低价引流,到店再层层加码,最后用疲劳战术逼你妥协。
而所谓的“终身质保”,不过是4S店创收的遮羞布。难怪网友调侃:“宝马的终极配置是销售的话术包!”
闹到最后,顾先生只能向媒体求助。可4S店咬死“合同神圣不可侵犯”,连监管部门介入也未能破局。这场拉锯战里,消费者看似手握选择权,实则早被拿捏在“定金陷阱”里——两万块押下去,退不退全看商家脸色。
难怪有人吐槽:“买车像赌石,切开才知道是翡翠还是板砖。”
这场“宝马定金罗生门”,照出了汽车销售江湖的油腻底色。商家把“到店再谈”当钓鱼钩,用信息差玩心理战;消费者则像闯关游戏的菜鸟,稍不留神就掉进“加价不加配”的坑。说到底,买卖本该是双赢的棋局,现在却成了“谁套路深谁赢”的荒野求生。
不妨学学老司机们的智慧:买车别信“电话价”,白纸黑字才算数;合同别当作业抄,逐条抠字眼才是王道。监管部门也该给这些“价格魔术师”紧紧弦——优惠活动不是障眼法的遮羞布,玩套路迟早把自己套进去。
毕竟,顾客可以冲动一次,但商家信誉垮了,可不是退两万定金就能重建的。下次再有人问“买车怎么避坑?”答案或许很简单:带上放大镜,还有一颗随时准备掉头就走的心。
2025-05-26 11:35:49
2025-05-26 11:35:49
2025-05-26 11:35:49
2025-05-26 11:35:49
2025-05-26 11:35:49
2025-05-26 11:35:49
2025-05-26 11:35:49
2025-05-26 11:35:49
2025-05-26 11:35:49
2025-05-26 11:35:49